从各个领域了解当年的生肖动物,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唯一的例外发生在龙年,原因之一是对龙的存在拿不出什么生物学证据,二是“龙年”两个字对占人口近半的南方人来说不好发音,所以不想提。
今年是牛年。牛是一种真正存在的动物,“牛年”两个字也相对方便发音。所以按照惯例,在这新春佳节初来之际,我们为大家献上热腾腾的牛年冷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下。
为什么吹牛是吹“牛”?
“吹牛”是个很年轻的词,历史恐怕还到不了年。不过,不看“牛”只看“吹”的话,“历史就长得多了。
单独一个“吹”可以指“吹嘘”,可它毕竟太单薄,表现不了“使劲吹”。为了有趣地表达“使劲吹嘘”的意思,人们经常给“吹”贴一个的宾语,比如“吹喇叭”“吹法螺”,都是需要费很大力气的,所以也都有“使劲吹嘘”的意思。
另外想说一下。过去天津有人吹一种长得像梨的糖,叫大糖梨,所以天津话的“吹牛”叫“吹大梨”,爱听相声的看官肯定不陌生。
比起喇叭、法螺、糖梨,最费劲的还是吹牛皮。传说宰牛后,要在牛腿部的皮上切一个口,拼命往里吹气,吹鼓起来了才好剥皮。
黄河中上游有种羊皮筏子,是用吹鼓起来的羊皮做的,据说也有牛皮做的丨中国国家地理1年第09期
把牛吹成气球,所需力量可想而知,于是不少方言都有了“吹牛腿”“吹牛皮”“吹牛胯骨”“吹牛腕儿”一类的说法,简称便是“吹牛”。
是这个意思没错丨李小葵供图
牛到底有几个乳房?
我曾经注视着牛奶盒子质疑过,为什么包装上的奶牛只有一个大乳房,乳房上却长了4个乳头?难道是想体现自家牛奶产量是别家的4倍?
一个示意丨pixabay
事实是:牛的乳房确实长这样。
不知道发这种图会不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