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吃饭饭?睡觉不踏实?隔几天就烂嘴角,10个月还没长牙?可能是缺乏维生素了!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有着庞大的家族,种类较多,一般将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维生素营养概况及现状调查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脂溶性维生素,VA缺乏是全球三大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之一。
VA的生理功能
维持视觉功能
维持皮肤粘膜层的完整性
细胞分化和形态的维持
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影响造血
促进骨骼生长
促进生长发育
维持生殖功能
胚胎发育
维生素A膳食来源
动物来源:蛋黄、牛奶、肝、鱼油
植物来源:红色、黄色、绿色蔬菜和水果
VA缺乏亚临床状态如何预防和干预
预防: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和动物内脏)和深色蔬菜的摄入。
维生素A补充治疗
普通口服法:一岁以内每日VAlU,两岁以后每日VAlU,至血清维生素A水平达正常。
维生素A中毒
急性中毒:儿童1次剂量>30万IU,会有头痛、烦躁、呕吐、视力模糊、惊厥、颅内压增高或假性脑瘤的状况,重者可死亡。
慢性中毒:婴幼儿摄入5-10万U/天,连用6个月,出现发热、头痛、脱发、肝大、溶血、贫血、骨痛、骨骺提前闭合等。
维生素D
VD的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钙流失
促进旧骨脱钙和新骨形成
提醒
研究发现,VD对钙的吸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补钙不补D,没有活性VD膳食中的钙吸收不到10%
VD的来源与吸收
通过母体获得:量少,维持时间短(足月儿出生10天即应补充维生素D)
经口摄入:除配方奶、单纯VD制剂外,其他食物含量均少。
皮肤光照合成: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经肝肾两次羟化成为1,25—(OH)D3。
现在天气不是很热,建议早上9-10点之前,下午3-4点以后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户外时间2-3小时即可!
VD缺乏的原因
自母体获得量偏少
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
日照不足
生长过快
肝肾疾病
药物影响(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等)
儿童VD缺乏骨骼内外的表现
骨骼内
身高生长受阻
佝偻病
手足抽搦症
骨骼外
反复呼吸道感染
缺铁性贫血及糖尿病
维生素D中毒
急性中毒:肌肉注射次剂量>30万lU
慢性中毒:每天摄入lU/天,连用1-3个月,连续数月大剂量肌肉注射。
实验室检查:高钙血症>2.6mmol/L
25(OH)Dng/ml
儿童VD预防剂量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VD补充没有年龄限制,应从孕后期开始,新生儿,婴幼儿,学齡儿童,中年人直到老年人都要补充VD。
坚持户外活动,现在户外活动多,可暂停服用或减量。
维生素D安全性
维生素D是很安全的,除非大剂量、长时间应用,阳光暴露不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维生素D尚未补充够量的前提下,家长开始担心维生素D中毒。
儿童维生素AD同补,促进骨骼发育1+1
维生素A:维持骨质代谢,促进长骨形成和牙齿发育。
维生素D: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保证骨骼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E
新生儿维生素E缺乏风险
新生儿血清维生素E含量尚无参考价值。
维生素E的胎盘转运受限制,肠道吸收不足。
早产儿体脂低,胎龄和体重越低,维生素E含量越低。
维生素E缺乏可能与感染、贫血等有关。
维生素E中毒
未见有人体中毒明确报告。
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维生素E可抑制生长,干扰甲状腺功能和凝血功能等。
使用抗凝药物或有维生素K缺乏时,补充维生素E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早产儿对维生素E的不良反应敏感,不要过量的补充!
维生素K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风险
胎盘转运能力不足,储存不足
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合成不足
母乳维生素K含量低,1-3ug/L
新生儿肝脏凝血酶原合成能力不足,凝血因子低下
高危人群:早产儿、胆道闭锁、长期腹泻、母亲维生素K缺乏、特殊用药等。
维生素K缺乏症预防措施
年WHO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行动指南再次强调新生儿出生后应该肌肉注射维生素K。
口服途径效果不如肠外给药途径
经标准干预措施后,维生素K缺乏症罕见
维生素K相关研究
维生素K对儿童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发挥作用需要的时间较老年性骨质疏松短,剂量更小。
维生素K和维生素D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普遍存在维生素K缺乏,需要普遍性预防性服用维生素VitK1,婴儿及乳母口服VitK都能以很少花费,显著減少婴儿VKD出血导致的死亡和残疾,可在全国推广使用。
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