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年轻人能够描绘两张蓝图,一张是万福矿的建设蓝图,一张是自己的人生蓝图——兖州煤业万福煤矿筹备处主任张震
当梦想回归现实必然会有落差时,
你是否会想起坚持不懈的奋斗更为重要?
当你走进新矿井、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生活时,
你的梦想你的坚持,是否有所改变?
遇到挫折时,你是黯然跳槽还是满怀憧憬继续?
你现在在哪里?留在煤矿?
还是考公务员或者另谋职业?
支持你走下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兖州煤业万福煤矿正在筹建中,筹备处现有余人,其中接近1/4是“90”上下的年轻人。
对工作和生活,他们是如何选择的?
他们如何用“实干+梦想”撑起了新兴矿井建设的脊梁?
让我们一起走进兖州煤业万福煤矿,走近万福煤矿的年轻人……
万福矿年轻人:这里,是我们的青青世界
择矿梦之初悟:
要不断用脑用心再学习再实践年11月7日,外出培训归来第一天上班,李明就把《煤矿建设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和课堂所学的《煤矿井巷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宣贯课件》发到QQ群,供筹备处所有人员共同学习。
“到了新矿井,连空气应该都是新鲜的,原本一定会轻松驾驭,大有可为。”眉清目秀的李明说到这儿,推了推眼镜,竟禁不住笑了:“当时的想法太可爱,总感觉只要想干、认干就不会有难事,其实最大的难题却是不会干。”
年,山科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李明分配到万福矿工作,此时的万福矿从年开始只是进行了基础性项目审批和建井技术筹备,工业广场除了庄稼地连围墙都没有。
技术员李明在井下现场
“理论与实践总是有距离。”给李明看的第一张图纸是井筒设计图纸,参与的矿井第一项工程就是井筒建设。“这都太可怕了,虽然土木工程也包含矿建相关课程,但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是空白。”要想干就要重新学习,不想干自己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怎么办?李明开始了又一段艰苦的学习历程。
从每项工程开工前的技术掌控,到工程进度中的点点滴滴现场学习与探索,李明前后收录了40多万字的工程技术文字资料。“感谢万福矿筹备处对我的培养,只要有学习培训任务,让我们年轻人灌水的机会最多。”
与李明一样幸运的还有同年同专业毕业,又同时到万福的任孝臣,不仅涉及到的土建工程发挥巨大作用,矿井建设更是迅速成为了行家里手。前年,万福矿筹备处竞聘工程技术员,李明、任孝臣同时竞聘成功。
技术员任孝臣(右)、高祥(左)在研究图纸
“上大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好学校不如一个好专业,好专业不如一个好就业,只强调去做什么,而不是继续用脑和心学什么。从我们这些人开始,都知道用脑和心再学习了。有时候不在于你不能做什么,而是在于你可以再去学什么。”今年,由于李明业务技术出众,被正与矿井建设技术合作的中国矿大硕士生导师看中,即将开启采矿工程硕士专业阶段学习。
育人理念:何谓人才?张震说,就是不能把视野停留在起跑线上,要不断激发和挖掘学习潜力,让其产生越来越多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这样个人才会不断进步,矿井才会有希望。
择矿梦之抉择:长自己的才干总不是错的
年,当万福矿开发建设逐步提到日程的时候,也加快了招聘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步伐。学采矿的高建政、于玉田和学机电的岳海燕、李春勇就是在这一年慕名应聘来到了这里。
“刚参加工作,就产生了巨大失落,‘被光环簇拥’的梦想一点也没有看到,反而是与职工一样的下井。”年出生的于玉田老家与煤矿不沾边,之所以选择煤矿,一是受专业限制,二是受到了煤炭“黄金十年”的诱惑。
技术员于玉田(左一)在测量数据
“我们先是在赵楼煤矿学习一周,又去了张集煤矿学习,灌输的都是矿井建设方面的知识,既没有了想象中的紧张、忙碌状态,也没有了所学专业的系统性。”高建政也是一头雾水和不情愿。
“我们是学机电的,但是矿井最初都是工程建设,想帮着拧螺丝师傅都怕我们不会,有种被冷落的感觉。”岳海燕和李春勇也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年12月,就在他们参加工作4年后,万福矿风井、主井和副井破土开挖开始,他们参与了整个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
“每项工程的开头与结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考验和应对。”高建政说,施工期间,先后遇到厚黏土层冻胀压力大、深部冻土掘进困难、冻结基岩段超低温爆破、超低温风水管路冻结等难题,这些都没有经验可借鉴,完全是边施工边解决,一项工程的完工也是我们熟练掌握一项技术的成功。
高源(右)、王安钦(中)、林冬晗(左)在施工现场
如今,他们还承担着三个井筒的工程技术检测与验收任务。有一次,他们在跟班检测中发现在挖掘井壁时挂霜异常,当场落实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第一时间将问题苗头进行了清除,避免的了扩大和蔓延,受到施工单位和高度赞扬。
“参与了就是知识的增长,就是财富。”岳海燕说,我们与父辈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工作的第一天大概就能料想到退休是什么样子,学什么专业,在哪里工作,选择的余地和意识都很少。而这些成长的经历,让我们对未来的路更加自信,机遇的选择也会增加很多。
“在这里工作有着做不完的事情,使不完的劲。”今年5月新调入万福矿的王安钦由衷感叹。他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调入后矿上即按照他所学专业分配到了机电科工作,又根据他的爱好安排到了网络维修岗位上,让他有了如鱼得水的欢喜。
育人理念:什么是力量?张震说,力量就在于矿井能否赋予个人更多自由学习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人有选择的机会。
择矿梦之磨砺:黯然跳槽还是满怀憧憬继续,我选择后者
留在煤矿,还是考公务员或者另谋职业,如果对已经扎根的人来说是艰难的选择,而对于完全处于“90后”、年大学毕业到万福矿工作的徐立奎、李欣、马晓宁、高祥、高源、韦节明等人来说,完全是轻松的事情。
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年的高源(左)、马晓宁(中)、韦节明
首先,参加工作定的都是“普工”岗位,月工资才多元;其次,煤矿就是个孤岛,除了周末回家,其余都是在矿上度过。
对此,让他们留下来的价值也有两点:一是矿井建设依靠技术和管理力量创出了世界性的难题,意义重大;二是新兴的矿井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孕育着希望,加之和谐的氛围和科学的管理,让他们融入很快。
“我们不怕苦”。万福矿筹备处最年轻成员的应该是年出生的马晓宁、高源、韦节明三名大学毕业生,虽说都是煤炭专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当时到万福也是按照四个选一个比例竞聘而来。
比起年、年到矿的李明、于玉田等人晚来几年,却比他们享福很多,没有了扛着石灰在庄稼地里丈量土地的经历,也没有了风餐露宿的看护场地的经历,有的是参加工作便立即投入了矿井工程建设上来。
“来矿以后,科领导便安排于玉田当我的老师,带着我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马晓宁说自己的性格内向,但是在于玉田师傅的带领下深入现场多,业务学的也快,由于吃住在矿上,半夜被叫起来下井也是常有的事,这让自己很有价值感。
技术员高建政(右二)在参加风井井筒与井底车场验收
机电专业毕业的高源拜李春勇为老师,师徒俩共同专研专业课题,特别是承担了压风机房技术管理后,攻克了“低压不跳闸”等技术难题。
“学习是快乐的事情,收获更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幸福。”刚到万福矿,为住板房而流泪不止的高祥现在也成为了工作上的活跃分子,还制订了个人愿景:希望在未来五年内,争做业务技术精英。
育人理念:什么是磨砺?张震说,当你的收获大于你的痛苦与煎熬,就是砥砺性格和信仰的机会。
择矿梦之希冀:让愿景照进现实,让梦想腾飞
万福矿处于华北平原的巨野县柳林镇,地势平坦,没有山丘,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紧挨万福河和北木河更让矿区增添了水的灵性和诗的情怀。
“没有家的情怀,就不会有家的温暖”。年9月,走马上任筹备处主任的张震便带领头开始植树、种花、种菜,原本横亘荒草丛中的零星钢筋混泥土建筑开始焕发生机。
万福煤矿青年群体
“我们是万福人,还是万福小院的人。”
于玉田说的万福小院,是指万福筹备处建的吃、住、办公于一体的板房区。虽然设施简陋,但小院内鲜花三季盛开、四季常青,健身器材、篮球场地一应俱全,处处充满了温馨。
也就在这一年的12月6日,风井井筒开始试挖,一个新兴矿井正式破土动工。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主井井筒外壁掘砌至m、副井掘砌至m、风井井筒掘砌至m。三个井筒掘砌均一次性穿过表土层,创出.98米的世界最深冲积层施工记录;三个井筒套壁施工均一次性顺利完成,再次创出一次性内壁套筑施工.5m的世界纪录。万福煤矿建设实现开门红!
育人理念:什么是愿景?张震说,年轻的矿井需要年轻人来建设,年轻人需要借用矿井平台提供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工作乐园。
年轻大学毕业生愿景于玉田: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高祥:希望在未来五年内,争做业务技术精英。
韦节明: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成为有乐趣的人。
马晓宁:让自己成为采煤战线技术与管理的践行者!
高源:脚踏实地看世界,立足企业铸精彩!
徐立奎:为“不可能”去奋斗,为自己去自豪!
李欣:用信心,毅力,勇气打造自己的价值人生。
王安钦:让学习与奋斗汇聚人生华章。
素材提供:兖州煤业万福煤矿筹备处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