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件事,无论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还是乳腺结节,只要病灶稍微高一点,医院的时候,他们都会建议你切除,可谓是“一切解千愁”,但真的有效吗?地上长了一片杂草,拿镰刀割了,但根还在,只要风一吹,第二年它们又会重新长出来。这也是很多患者为什么做过手术之后又复发的原因。
旧麻烦的结束,却是新麻烦的开始,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痰湿才是导致子宫肌瘤的罪魁祸首。子宫肌瘤的出现,那是在提醒你体内的痰湿太重,必须赶紧清理了,否则堆积在心脏、肝脏、大脑等器官,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首先,我们就要搞明白什么是痰?
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称为“痰”。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仅仅是指肺部产生的、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可以被我们看到的痰。中医的“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其特点是浊、粘、稠。如肌瘤、囊肿、包块等。
而对于这类疾病,体内环境的“潮湿”才是真正的根源。就像雨季潮湿的环境一样,霉菌会大量繁殖,蘑菇、木耳肆意生长。
中医认为,肌瘤的形成是体内痰浊在某一部位凝聚的结果,而痰浊的产生又是和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的能力,就能够去除痰浊在体内的积聚,从而消除肌瘤。
马女士患有子宫肌瘤4.8cm,由于害怕手术而前来咨询,我仔细了解后,发现,她脉象沉细、苔薄白、舌淡红,饮食、睡眠正常,带下也没有太大异常。
基于这种思路,我给患者开了一个健脾化痰、利湿消肿的方子:炒白术,泽泻,滑石,猪苓,茯苓,桂枝,半夏,制南星,薏苡仁,青皮等。
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用了两个疗程,4.8cm的子宫肌瘤完全消了,期间根据症状的变化,药物略有加减,但都基本以上述药物为主。从这个例子也不难看出,中医“痰”的理论是完全经得住实践考验的。
关于“痰”,中医在治疗上重在“化”字,那“化”有什么含义呢?
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如果水质较浑浊,我们常常会在水缸中加入少量的明矾,没过多久,水就会变得清澈,明矾起到分解、沉淀浑浊水中的浑浊物质的作用,这就是“化”。
中医在治疗各种痰症时使用的化痰药,就相当于“明矾”的作用,可以分解痰液,从而根除由痰浊引起的疾病。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怎么可能这几味药就能治肌瘤呢?此方对马女士的病机很对症,不同症状的患者一定不要盲目服用。有需要的可以找我看看你的报告、舌苔,辨证后再用药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