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湿气达到5级,结节,增生,肌瘤,囊

中医治病,要先看到疾病的因,才能治疗疾病的果。

人体先有结节,后有肌瘤。

人体结节发病路径:

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循经上行

所有这一切来源于“痰湿’,有的人说没感觉有痰,痰不上到气管,是感觉不到的,但在身体里,痰即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痰,若是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痰”与“气”,互相勾结,循着经络在体内到处流窜,流到子宫,就成子宫肌瘤;停在乳腺,就是乳腺增生;“结于喉结之处”,就是甲状腺结节;严重的,到胃里,变成胃肿瘤;到肝里,变成肝肿瘤。

人体痰湿由寒湿带来,结节、肌瘤和囊肿都是同一产物由“痰”演变而来,这些垃圾“堵”在人体不同部位,定义不同而已。

堵则瘤――经络不通,堵住了,一直不去疏通,那就容易形成瘤。

堵在脸上——叫痤疮

堵在皮肤——叫疙瘩

堵在腿上——叫曲张

堵在粘膜——叫囊肿

堵在甲状腺——叫结节

堵在乳腺——叫增生

血管堵了——叫微循环障碍

堵在心脏——叫梗

堵在毛细血管——叫瘤

堵在肝脏——叫肿瘤

堵在子宫——叫肌瘤

看看你是属于几级湿寒?

湿气分为5级,如果达到5级,就危险了,看看你属于第几级?

一级湿:在表皮皮肤瘙痒,长湿疹,脸上长痘、长斑。

二级湿:在肌肉表现:酸、困、累、乏、无力。

三级湿:在骨骼表现:肩周炎,颈椎病,肩痛,腰痛,风湿关节炎。

四级湿:在脏腑表现:脚踝浮肿,手脚长年冰冷,经常腹痛、腹泻,女性经期痛经。

五级湿:身上凝结表现:湿气时间长了,出现凝的现象,易长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这10个部位,最容易被湿气伤害:

1、头部:沉重头痛,头昏脑胀十分不舒服;

2、子宫:痛经,经期不调,恶露,肌瘤,囊肿

3、腰肾:腰疼,虚寒怕冷,四肢冰凉,头疼,腿脚水肿;

4、眼睛:眼周水肿,眼袋大;

5、皮肤:长满湿疹、斑点、起水泡;

6、肚子:肚子太大,赘肉多,看不到脚尖了;

7、四肢:肢体酸困,身重不爽,手脚常冰冷;

8、肠胃:胃肠胀气,大便粘腻或稀软;

9、关节:关节生湿,发生酸痛、麻木感;

10、足部:易出汗,有脚气、脚臭;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祛湿不健脾,湿气去不完。脾主运化,脾虚无法运化,水湿就会排不出去,所以祛湿的关键是健脾。

《本草纲目》记载的千古健脾祛湿方:

原理如下:

1、薏苡仁:祛湿第一要药,

2、赤小豆:入心补脾、强健脾胃;

3、芡实:健脾的高手,也是最厉害的;

4、茯苓:健脾祛湿必选,水中黄金;

5、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健脾;

此方凝聚了5种健脾祛湿的食材,再配上红豆、大麦、荞麦、橘皮,比单吃1种食物的排湿效果要强得多。湿气走了,那些因为湿气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都会慢慢消失,特别是对湿气引起的虚胖、大肚子、口臭、痘痘、等都有明显效果。

每天一杯,祛湿、健脾,双管齐下,赶跑湿邪,坚持2个月,遇见一个更瘦更美的自己!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个方子可以把湿和痰一起去掉呢?有。方子有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叫做十六味流气饮,是从调气的层面来治疗周身上下一切肿块。十六味流气饮:木香、桂枝、桔梗、白芷、槟榔、厚朴、乌药、紫苏、枳壳、防风、川芎、当归、芍药、黄芪、人参、甘草这个方子用了很多散气的药,木香、紫苏、槟榔、乌药、桂枝、桔梗都是散气的,把凝聚在一起的不调之气、淤邪之气都给散开。行气后再结合去痰湿的药,即可把病根除掉

十六味流气饮就像身体的交通警察,你看那拥堵的十字路口,在交警同志的指挥下,是不是很快又变得井然有序。

健康咨询;;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yfcs/5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