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孩子更痛的是什么生理性乳胀产

PARTONE

比生孩子更痛的是什么?--生理性乳胀!

产后生理性乳胀解决小妙招

医院康复中心党支部

女性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就是哺乳,乳腺发育成熟均是为这一活动做准备。产后在大量激素作用和婴儿有效吮吸刺激下,乳房开始有规律地产出乳汁,以供新生儿成长发育。

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也将面临第一个喂养大难题——生理性乳胀,很多妈妈也是在这个时候放弃母乳喂养,生理性乳胀是产后3-5天由于泌乳二期启动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乳汁的生成,同时乳腺周围组织液和血液增加,出现乳房肿胀。主要表现为双侧乳房皮肤紧绷、胀痛等不适。一般会维持三到四天,产后一周逐渐缓解。生理性乳胀时,乳汁滞留在乳腺管内,时间一长就容易结块、堵塞,大量的乳汁滞留在乳房中就会出现胀痛。乳房肿胀迟迟不解决容易导致急性乳腺炎,影响母乳喂养。有哪些方法可以在家自行缓解这类问题呢?

一、判断是否为生理性乳胀

产妇可自查,是否有以下情况:

★是否在产后3~7天

★双侧乳房疼痛、胀感强烈

★双侧乳房发硬,乳汁排出不通畅

★乳房可能看起来有点发亮

★皮肤紧绷、乳头不那么凸出

★乳头疼痛甚至破皮

→当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时,可初步判断为生理性乳胀

二、让宝宝频繁且有效的吮吸

我们建议遇到了乳房问题,第一时间就是要找宝宝,因为宝宝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催乳师,宝宝不仅可以解决奶少也可以疏通乳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宝宝吸吮,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吃奶习惯,是解决乳房问题的首要途径。

其次是有效的预防,产后立即开始频繁地喂奶。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每24小时哺乳8—12次,且每次有效吸吮半个小时。越早开始哺乳的妈妈越少受生理性乳胀的困扰。且母婴同室有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减少乳胀的发生。正确的哺乳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哺乳时可以检查宝宝含接姿势,如:宝宝是否身体扭曲、有没有尽量靠近妈妈的乳房;乳头衔接过浅未呈勺状张开都可能会导致乳头破损、疼痛而引起乳胀。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能大大降低乳腺炎的发生。

三、正确的选择及使用吸奶器

要治疗乳房肿胀,重要的一步是排出乳汁,排出乳汁最好的方法是让宝宝有效的吮吸。如果宝宝无法吸吮或者奶水供及过量,需要手挤或吸奶器吸出,选择正确的吸奶器及正确的使用吸奶器是非常重要的,吸奶器应该具有刺激奶阵(喷乳反射)的模式,且使用时不应产生疼痛,不是强度越大,奶吸得越多。

四、冷敷和敷卷心菜

乳房肿胀、红肿可能并不是仅靠宝宝勤吸一两天就能解决的,生理性乳胀时,不妨以冷敷(毛巾沾湿常温的水)和敷卷心菜的方式镇痛及消肿,此时千万不可采用热敷!而是应该冷敷!用三张碾压过的卷心菜菜叶包覆住乳房肿胀的部位,时间30分钟左右,如果肿胀严重,可以用保鲜室冷冻过的卷心菜在宝宝每次吃完奶后敷。如果有任何过敏现象,马上停止使用。

以上方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甚至情况进一步恶化,医院就诊,而不是盲目的寻找一些不专业的“催乳师”而耽误了治疗。

医院我们将为产妇提供:

1、电刺激

电刺激能减缓妈妈的乳房胀痛,妈妈们会感觉比较轻松、舒适,且对母婴无损害、经济且方便。电刺激能很好地改善局部血循环和代谢,具有按摩作用,且电阻小,对皮肤刺激小,能较好地作用于肿块区乳腺泡、乳腺管及周围的Cooper韧带,使围绕乳腺腺泡的肌细胞收缩。

2、乳腺康复手法

除了常用的理疗之外,康复治疗师还会根据乳房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乳腺疏通手法和淋巴回流手法进行康复治疗,及时的对早期乳胀进行处理,让过多的乳汁排出的同时也需顺着淋巴回流的走向轻按使组织液回流至心脏,从而缓解肿胀。

医院采用的两种方法可以更有效的疏通乳腺、促进乳腺淋巴回流,使肿胀、疼痛的乳房得到缓解,再次提醒产后妈妈,在遇到产后哺乳问题时,及时、正确处理的同医院进行咨询及治疗,暴力的通乳手法只会加重软组织损伤,造成乳腺炎、乳腺脓肿等,最后只能住院开刀引流就得不偿失了。正确的通乳手法应该是无痛或者可以忍受的疼痛下完成,若你感觉到无法忍受的疼痛,请立即停止该手法,医院进行免费咨询,盆底康复中心与您同在。

特别提醒

医院盆底康复中心主要治疗项目:

            

产后康复

              

盆底康复

              

骨盆康复

              

              

              

腹直肌分离

              

                      

妇科疾病

              

盆底康复

              

薄型子宫内膜

              

              

              

盆腔积液

              

              

 擅长康复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如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术后关节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及治疗。擅长肉毒素注射治疗技术。 

学术成果申请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3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1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项,成果转让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文章3篇。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委员、医养结合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康复医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医疗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工伤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遂宁市医学会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年获遂宁市健康扶贫“十大标兵”称号,年被评为遂宁市“专家支医”工作先进个人、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评为“年度康复服务行活动先进个人”。年被中国康复医学会评为优秀康复医师。

李信明

李信明,男,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康复科二病区(针灸推拿·疼痛)副主任。年,在北京中(国)-法(国)疼痛中心深圳临床基地进修学习,擅长各种常见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肩、腰、腿的诊治,尤其擅长疑难痛症、顽固性疼痛、晚期癌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并率先在遂宁地区开展各种神经阻滞术、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及射频热凝术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先后在中华牌系列医学期刊及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遂宁市科学技术奖一项,重庆市渝中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通过市级科研成果鉴定1项,在研市级科研项目1项。国际疼痛学会(IASP)中国分会会员,中华疼痛学会(CASP)会员,四川省疼痛医学会委员,遂宁市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逸

张逸,女,康复医学主任医师,康复医师住院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主任。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院康复中心进修学习半年,医院参加地震灾区伤员康复工作2个月。现任四川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学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委员,康复教育专委会OT学组委员。熟练掌握康复医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外科学、骨科学、神经病学、内科学、老年病学等临床学科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本专业常用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检验学等检查。掌握各软组织损伤、骨折及骨关节术后、骨关节病、关节炎、周围神经病、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常见病的诊断与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熟悉PT(物理疗法)、OT(作业疗法)、ST(言语疗法)等各项康复技术。完成病房病员管理工作,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图:杨津、蒋颜

编辑:谢登伟

审核:胡可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yfcs/7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