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胎的王女士总是觉得乳房胀痛,
其实二宝已经1岁多了,早就断奶了,
这让作为职场人的王女士特别苦恼~
在最近单位组织的体检中,
体检报告中显示是“乳腺增生”,
更让她觉得“心惊惊”......
我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种。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肿瘤监测资料显示,广州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51.49/10万,即每年每位女性中就有1人被确诊为乳腺癌。
妊娠相关乳腺癌有增多趋势“‘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妊娠相关乳腺癌有增多趋势。”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赵俐指出,现在急着生二孩的女性很多已是40岁左右,此时正值乳腺癌高发年龄(45-50岁),此时无论是否生育都刚好容易发生乳腺癌。
怀孕后的头两年,由于激素水平急剧升高的刺激,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此时又可能处于哺乳期,乳腺肿胀、结节容易被忽视,乳腺问题不容易早期发现和诊断;一些高龄妈妈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怀上宝宝的,治疗可能需要大量激素,对乳腺有刺激作用,若原本有小的乳腺癌,可能迅速发展。
“赵俐建议,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到专科检查,不可随便找非专科医生进行通乳、按摩等理疗;在接受生殖中心辅助生育治疗前,应先进行全身检查,包括乳腺筛查,以排除乳腺癌。
”由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建议女性25医院做一次乳腺专项检查非常必要,40岁以后每年进行钼靶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肿瘤,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乳腺超声报告怎么看?40多岁的张女士不久前拿到了自己的年终体检单,乳腺超声报告看得张女士一头雾水,“超声所见”中有“低回声”、“边界清”、“高密度影”等几个关键词,“超声诊断”为“左乳腺实性结节BI-RADS4A级。
不少女性面临着和张女士一样的烦恼:怎么样看懂体检报告单呢?赵俐表示,“超声所见”里的表述比较专业,女性朋友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最直接快速的方式是看“超声诊断”里的“BI-RADS”分级和建议。
“BI-RADS”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它指的是乳腺影响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以分级体系更专业和规范地评估女性乳腺情况,分为6个级别外加“0级”,可应用于X光、超声、钼钯、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结果。
赵俐介绍,医院和一些乳腺医院,在乳腺检查报告中都会列出明确的“BI-RADS”分级。普通的常规体检报告可能不会有分级,但会在结论中给予“是否应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BI-RADS4级”及以上恶变风险高BI-RADS0级通常指的是当前的检查无法下定论,需结合其他检查再评估,比如一些临床有体征、超声检查无征象者会出现这种情况。1级和2级是俗称的“相对安全”的级别,1级通常未见异常,2级一般为良性病变,这两个级别的女性只需要观察即可,1级做好每年的常规体检,2级可定期随访,六个月到一年复检一次。3级的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短期内随访,可根据医嘱服用中成药、内分泌药物等帮助治疗。“BI-RADS4级”或以上,就要怀疑可能有恶性病变了。“4级”是一个特殊的级别,根据恶变的可能性分为4A、4B、4C三个子级别。4A级恶变概率较低,通常在10%~20%;4B恶变概率为中度,一般在45%左右;4C级恶变概率较高,可达90%,但不能完全肯定且不如5级典型。4级患者可以有手术指征,但需结合是否有家族史、手术风险大小来判断是否可行。“BI-RADS5级”,根据影像学可诊断为高度可疑,恶性概率在95%以上,基本可以明确治疗。结论6级一般是通过穿刺活检,已从病理学证实并诊断为恶性病变,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头痛的是一些病人的病灶非常小,直径小于1cm,而且检查发现不止一处,这种病例症状比较严重。过去有说法认为,单发的乳腺结节恶变比较高,但没有临床数据显示多发恶变的几率小于单发。此外,过去大部分人认为乳腺囊肿不会恶变,但现在发现也有恶性病例,比如一些恶变的混合型囊肿。”但同时赵俐表示,大多数前来寻医求治的病人都是1~3级,无需过于紧张焦虑。“普通常规体检结论中的‘乳腺增生’,并不能判断是恶性还是良性,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检查。”
专家介绍:赵俐
乳腺外科主任
医疗专长:从事胸外科、乳腺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致力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工作,精通乳腺外科的基本理论,掌握乳腺疾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等以及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医院文:综合新快报、广州日报
图:网络编辑:黄月星
责任编辑:栗莉
投稿邮箱:gzno1hosp
.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