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乳腺外科医师,在门诊或者在住院部的时候,很多求医的朋友拿着乳腺B超报告单或者钼靶检查结果过来,焦急的问:医生、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这个报告,腋窝有淋巴结?乳腺有肿块,肿块周围有血流信号?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可能是恶性的,该怎么办?大部分的女性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了“乳腺增生”。听人说乳腺增生恶变会转成癌的,使的女性心里紧张,害怕,甚至连过节都过得很不是滋味。她们会疑惑:“乳腺增生会转癌吗?”很多女性对乳腺增生表现出过度的紧张,担心这是乳腺癌的前兆。其实,乳腺增生仅仅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也就是雌激素增高、孕激素降低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不一定会转变成乳腺癌。绝大多数乳腺增生患者在其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后就会不治而愈,并非所有的患有乳腺增生就一定会转变成乳腺癌。只有极少数中度、重度不典型乳腺增生者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
看着这样一个个的朋友重视自己的身体,个人觉得这是现在社会的一个正确导向,因为自己珍惜自己的身体,远比我们去提醒家人或者朋友、甚至自己注意要客观、实在的多!但是,我也同样的希望你们不要拿着报告就是问度娘,你可知道一个专业乳腺外科医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是泡在网上分分钟就为您量身定制一个治疗方案,您需要的是专业的乳腺外科医师的意见,同时也需要您相信您的选择!
乳腺B超,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可能陌生的就是诊断上面的分级。在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乳腺B超的相关知识。一份完整的B超影像报告内容包括:乳腺腺体结构情况,如发现有肿块,同时需描述肿块的方位、大小、形状、回声、肿块后方组织回声、边界、有无钙化、其余乳腺组织的情况、对侧乳房的情况、双侧腋窝淋巴结、双侧锁骨上淋巴结等情况。必要时还需监测患者肝脏情况。在所有的B超报告上,您会发现一个BI-RADS分级?所谓的BI-RADS是英文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简称,它把影像结果分为六级:
0级:未见异常或建议其他影像学检查;
1级:考虑良性病变;
2级:基本可以排除恶性;
3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
4级:病变考虑恶性可能;
5级:高度考虑恶性肿瘤;
6级:病理已确诊,影像学表现;
看到这里,您是否对自己的乳腺B超报告有一定的理解了呢?在这里还需对4级进行补充:4级又分为a、b、c3级,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乳腺增生有很多临床表现。有部分的女性表现为月经前双乳涨痛,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性月经期前出现的雌激素分泌高峰及变化波动大,导致患者乳腺小叶增生或者体积增大,从而表现为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雌激素水平减退,疼痛可自行消失。有部分女性表现为囊性增生,即B超报告可见囊性包块为主,同时伴有乳腺腺体结构紊乱等情况,但需特别注意的是,需要鉴别乳腺粘液性癌的可能。还有部分患者只是在乳腺B超报告中提及乳腺小叶增生,但是平时并无乳腺涨痛及乳腺囊肿等情况。乳腺小叶增生如果较明显,可以在自行检查过程中发现乳腺皮肤下方可及黄豆大小小结节,质地韧,边界不清,甚至部分女性可以扪及“肿块”。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见过双乳小叶增生,使用止痛药都不能为其缓解症状的,也有即使有小叶增生也不涨不痛的。但是我们希望您或者您的家人关爱女性乳腺健康,定期体检!
对于乳腺的自我体检
1、 慧眼自查
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手叉腰,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上举,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2、 巧手自查
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乳晕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因为这样会自己发现到处是“肿块”。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异常的分泌物。
对乳腺增生的患者的建议:
清淡饮食:注意不吃或者少吃辛辣刺激亦或太过油腻的食物,对于热爱烧烤、麻辣烫或者重口味的海鲜等食物,要节制,适可而止,保持饮食均衡,如果过量的话,则有可能出现相关的症状;
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不生气或者少生气,保持心情舒畅,规律生活、工作,适当运动。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尽量减少熬夜。
尽量避免或者不使用含激素药物和美容产品,佩戴舒适的胸罩。
定期进行体检,长期坚持体检,关爱乳腺健康!
作者:医院乳甲外科黄果
欢迎转载,传播正能量永远不褪色!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