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高发,防治不当,有癌变的可能,

乳腺增生症

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病因

1.精神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都可能使本来应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久而久之,便形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的精神刺激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2.多次人流易发乳腺增生。

3.雌激素绝对或相对增高,孕激素绝对或相对降低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

4.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也可能引发乳腺增生。

分类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1.乳痛症

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

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病

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临床表现

1.按其严重程度分期

(1)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

(2)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容易引起重视,往往治愈比较困难,久治不愈造成精神压抑,导致症状加重。严重导致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晦暗等系列反应。

(3)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需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三期乳腺增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心理。

(4)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

(5)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早期治疗首选手术,保乳与否应根据具体情况。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几率1%~3%,患上乳腺增生都必须及时治疗,不能任其发展。

2.主要症状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检查

1.B超检查

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优点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检查手段,随着超声影像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的分辨率,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乳腺X线检查

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3.乳腺磁共振检查

乳腺磁共振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治疗

1.定期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坚持服药

该病属于严重的内分泌失调,病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差,肿块消失慢,治疗时间长,有时需要内服药物六个月到一年才起效。

3.手术全切除

为局部病变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即只要将局部大块病灶切除,多能收到肯定性治疗效果。如果已有明显的癌变趋势,或经活检确诊为癌前病变,应行单纯乳切除术,以策安全。除此以外,当患者出现溢乳时,还要注意与高催乳素血症或闭经溢乳综合征区别开来,以防误诊。

乳腺癌高发,保险不能保住你的胸,还能保住你的命和尊严

看到一则新闻,妻子得了乳腺癌,医生说治疗要花三十万。丈夫的回答是,这么多钱,都可以再讨一个老婆了,治什么病。

这种渣男,拖出去yan了都是便宜他了。可是,静下心来想,万一,生病的这个人是你,你有信心你的那个他除了愿意花钱给你治病,还能像以前一样呵护疼爱你么?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也不难,可是,一辈子呢?

先别急着回答,看看下面这个图,告诉我你的信心还剩多少?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我都爱你、尊重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上帝在发明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没有将癌症考虑进去,它不是感冒,休息两天就会好,也不是骨折,好了以后和常人无异,它不仅会剥夺你的健康、美貌、甚至器官,更会剥夺你的尊严。

所以亲爱的姑娘,为了你的健康,更为了你的尊严,给自己充足的保障。有一天,就算我们不能再挺胸,照样可以舞动人生。

(下文根据“保险论坛”内容改编)供参考!

每年新增乳腺癌21万例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在年10月16日召开的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上披露,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21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发病率高达43/10万(每10万人中有43位乳腺癌患者),高出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死亡率近10/10万(每10万人中有10位乳腺癌患者死亡)。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体检报告显示乳腺风险高

根据爱康国宾的体检数据显示:

乳腺异常高达60.9%

体检数据显示:在所有参加乳腺体检的女性中,查出乳腺异常的比例竟然高达60.93%。可见,乳腺体检指标异常非常高。

40+中年人成重灾区

调查结果,乳腺体检指标的异常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倒U”形分布,乳腺体检指标的异常率都在40-49岁年龄段达到了最高,为69.83%。

北上广指标异常率高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女性乳腺体检指标异常率远高于其他地区,北上广三地女性乳腺体检指标异常率都超过了60.93%的平均水平。

乳腺疾病也有职业偏好

在对IT、金融、公共行政、媒体、房地产、教育培训、能源、旅游休闲、医疗保健九大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媒体领域女性乳腺体检指标异常率最高,为67.21%。

购买健康险注意事项

30岁分水岭前买好保险

30岁对乳腺癌预防来说,是标志性数字。从30岁开始,所有医院进行B超或是钼靶X线检查专科乳腺癌筛查,普通人群每两年检查1次,高危人群则要1年1次。保险规划上,女人一定要尽量在30岁之前投保健康类保险。

女性为自己规划人生,早投保,早省心,同等保障,保费便宜,能节省保费!

防止复发检查费少不了

手术后2-3年是乳腺癌复发的高峰期,在此期间患者一定要复查并且是全身检查。因为乳腺癌可能转移到全身任何部位,因此在复查时不仅要查乳房,还要增加胸片、肝脏超声、CT等检查,必要时还需做骨显像和脑部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全身的微小转移病灶。这些都需要持续的医疗费来支撑。

治疗期长保额务必充足

乳腺癌治疗除了大家熟悉的手术、放化疗外,还多了一种内分泌治疗。治疗费用在3-5万,化疗4-6次总费用在2-4万,加上长期吃药可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淋巴结阳性、年轻女性等复发的高危人群,内分泌治疗的时间甚至可延长到10年。而有些凶险型乳腺癌的治疗费用更能高达30万以上。

关爱自己,提前做好人生重疾保障

不管是专门的防癌险还是范围更广泛的重疾险,都可以保障女性乳腺癌,部分产品还可以覆盖乳腺原位癌。剁手节少买一个包,或者少买一件衣服,甚至少买一瓶精华油,都可以给自己换一份几十万长达数十年甚至终身的保障。点原文阅读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jbgs/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