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盛况
此次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中医院徐兵河教授。大会主席是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胜教授。执行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乳腺外科金锋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荣幸的邀请任国胜教授,徐兵河教授,张斌教授作开场致辞。
金锋教授
金锋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发言,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旨在为乳腺学科发展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互相切磋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乳腺领域上下联动,同欲者胜;推行规范化诊疗的同时,做好乳腺癌全程管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我国乳腺肿瘤防治事业的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第一部分主持人
任国胜教授
大会第一部分由重庆医院任国胜教授讲话,对全国同道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任教授主要谈到了西部地区协作组的建立和初步情况;并对即刻脂肪移植的的多中心研究中总结了前期结果;同时即将启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问题的临床研究,希望全国多中心积极参与,为我国的乳腺癌临床的前瞻性研究作出贡献。
徐兵河教授
中医院徐兵河教授在“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孤立的局部复发病灶要以治愈为目的,MBC以姑息治疗为目标,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不同亚型的MBC应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综合治疗、个体化、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邵志敏教授
医院邵志敏教授对《CBCS诊治指南与规范(版)》进行深入解读,囊括了病理规范、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内容,兼顾了各地区发展平衡、治疗措施可及性、实用性等问题,更广、更快、更便捷的将指南与规范普及开来。
陈策实教授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策实教授详细讲解了肿瘤干细胞、代谢、免疫微环境、转移、遗传、治疗抵抗和标志物、新靶点和技术等乳腺癌基础研究新进展。
第二部分主持人
江泽飞教授
大会第二部分首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江泽飞教授发言,江教授讲到在AI时代建立的基本形势下,当循证医学证据越来越多,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多,如何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患者的诊疗目标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才是各位专家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树森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阐述了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在绝经前后的治疗策略的不同,同时对延长内分泌治疗的利与弊,何种情况建议延长治疗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佟仲生教授
天津医院佟仲生教授讲析了内分泌单药治疗如何排兵布阵,CDK4/6抑制剂或mTOR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策略,以及PI3KCA抑制剂、抗体偶联物等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等内容。
滕月娥教授
中国医院滕月娥教授围绕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需求展开讲题,针对乳腺癌患者妊娠对预后的影响、生育保留优劣、生育时机选择等关键问题,给予了透彻而深刻的讲解。提出要经过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安全妊娠。
第三部分主持人
刘红教授
大会顺利进入第三部分内容的讨论,天津医院刘红教授介绍了乳腺癌治疗的主要靶点及药物,提出早期乳腺癌靶向个体化治疗方案将引领治愈,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如何逆转耐药,延长生存,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胡夕春教授
复旦医院胡夕春教授提出了晚期乳腺癌化疗有效率更高的观点,而化疗为早期乳腺癌提供了有效和安全的方案,但是预防和治疗是不尽相同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紫杉醇密集疗法疗效很好,这一点在MBC和EBC上均得到证实。乳腺癌化疗方案制定在延长总生存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付丽教授
医院付丽教授从病理科角度,讲解了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分型特点,乳腺癌如何诊断,临床病理诊断及分子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总之,精准的病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第一步。
高庆蕾教授
华中医院高庆蕾教授介绍了“有关SEMA4C作为乳腺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探索”,提及一项的可临床转化应用力的肿瘤标志物——分泌型SEMA4C蛋白,该新型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张斌教授大会总结
大会三个篇章的内容在热烈讨论的学习讨论氛围中有序进行,医院张斌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张教授讲到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级专家,教授以及全国百余位业内精英,共同探讨研究乳腺领域新进展;大会的专题讲座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全方位的解析乳腺癌治疗如何"排兵布阵"。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围绕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也使众多参会学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短短5个小时的会议,全场聚集了多位业内同道,座无虚席,与会专家热情高涨,认真记录拍照学习,场内频频响起热烈的掌声。
乳腺癌诊疗是多学科交流的典范,多学科专家可从不同角度看待每一项新的研究数据和成果,彼此的碰撞和交流对当前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年十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关爱乳房、呵护生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粉红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肿瘤的治疗理念也几经变革。在推动现代医学纵深发展,抵达更高水平的道路上,医护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
再次感谢全国同道们参加本次报告会,共同学习进步,造福广大患者!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