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大学生常见妇科病的中医治疗

大学生常见妇科病的中医治疗

简介

在周五的晚上,我们请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兵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用中医的小妙招治疗一些常见的妇科病。刘兵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学者、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等。临床师从多位中医大家与民间高人。精研脉法、针术与方药,擅长据脉开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及用针随手解救小病痛。

本次讲座刘兵老师分别就:新冠、月经的调理、乳腺结节/增生、妇科杂症(囊肿,带下)、祛湿、脱发、冬天手脚冰凉、失眠与疲劳相关的知识做了分享

关于新冠

在讲座伊始,刘老师就向我们推荐了一种预防新冠的简易方法——防疫香囊,它的组成是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各10g,冰片5g,制作时共研细末,制成香囊,佩于胸前。它具有芳香避秽,化浊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地预防新冠。

刘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病毒容易使人体产生湿气,比如新冠病人舌苔厚重,显示出一片寒湿之象,还有一些病毒如乙肝病毒等,会盗人体的精气,病人会表现为脉沉取无根,而桑寄生则最善于起无根之脉,因此刘老师对于病毒感染的患者,会加入桑寄生。

月经的调理

痛经的治疗首选十七椎穴位,对于痛经的急性发作可以达到%的效果。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按,已刺,按之不已,上下求之”。也就是说在针刺之前,用手按,疼痛如果缓解了,就可以直接刺,如果没有缓解,就在穴位的周围寻找,找到一个按之后可以缓解症状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针刺。

如果要根治痛经,则需要在来月经之前5天,很粗的艾柱(直径大于5cm),切厚姜片,或附子饼,隔着进行艾灸十七椎,不能离太近,合适的距离是皮肤有温热感,但不觉得烫的位置。至少连续3个月经周期,这样就可以根治痛经了。在艾灸的时候,需要调节艾柱与皮肤之间的距离,直到身体感觉可以吸收艾灸的热量的时候为止,如果没有找对点就没有效果。

平时保暖也可以使用暖宝宝贴于命门穴,取督脉的阳气温暖全身。

痛经也可以采用脐疗,用胶布将冠心苏合丸或者苏合香丸贴到肚脐上,贴上之后再用艾灸,坚持几个月经周期也可以根治。

膝关节冷疼与阳明胃经有关,一般使用柴胡桂枝汤,其中桂枝15g,干姜15g,再加上怀牛膝60g,一般一周即可见效。

经期感冒或者头痛,可以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一般白云山或云南白药品牌的质量比较好,使用的诀窍在于加大剂量,一次喝3袋/6袋,这样一般一次就能好。与月经有关的病都需要从血分考虑。因此,如果经期感冒头痛很厉害,可以使用川芎(30g),加上红糖水,可加姜片,煮水冲服小柴胡颗粒。长期头痛的话则需要加入一些动物药,如蜈蚣等。平常感冒的话,如果属于风寒感冒,可以使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一次可以喝2~3袋,或者可以使用感冒清热颗粒加3片姜。如果是感冒上吐下泻,属于寒湿感冒,合并急性胃肠炎,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刘老师推荐使用同仁堂品牌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

月经量少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疾病,原因主要与熬夜导致肾阳亏,进而导致卵巢早衰有关。刘老师说他在临床上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因此向我们推荐了两个偏方,第一个是红糖(10~15g)炖木耳(10~15g),月经来之前7天,每天服用,经过实践,发现大约60%会有效。第二个方法是当归煮鸡蛋,或者用菟丝子(60g)加当归(15g)。

月经量多/崩漏的治疗中,有两味关键的药:益母草(10~20g活血化瘀,用量大50g以上可止月经),仙鹤草g(止血,补虚,止而不滞,使血流通,很多崩漏是离经之血,需要活血化瘀,疏通道路),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这两味药。益母草加上糖也用来治牙龈肿痛。刘老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仅靠六经辨证还不够,还需要在基础上加入特异性有效药物,迅速治标,弥补调脉的缓慢。比如桑螵蛸15~20g,是治疗尿频(起夜多次)的特异性药物,一周有效,同时也可以改善肾阳脉亏。HPV感染也有特异性的药物:薏米,临床发现有效率%。当然,也不能仅仅使用特异性的药物,需要将脉象与特异性有效药物密切结合。如黄连是降血糖的特异性药物,但是也要注意左寸脉和右关脉同时大的时候才能使用。

乳腺结节/增生

乳腺结节/增生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病,针灸治疗可以采用人迎穴和足三里穴,因为乳房的问题与足阳明胃经有关。对于结节而言,有些是气性的,好办;有些是实心的,淤血痰湿凝结或钙化,这样的类型实施手术取掉结节更适合。另外,还可用足阳明胃经的别通经——手厥阴心包经,具体方法是从肘窝正中点开始刮痧:一星期刮两次,三个月经周期,如能消除,该法管用;如果不能消除,须找其它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示:

刘老师发现,在26岁以上的女性中,乳腺增生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比率大于80%。在脉象上的表现是,轻取两关脉,能够摸到小疙瘩。

妇科杂症(囊肿,带下)

妇科杂症如囊肿,带下的治疗,可以在妇科穴、还巢穴使用耳穴压豆,双侧交替使用,

卵巢早衰还可以使用线香直接灸还巢穴。肾虚腰疼可以使用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中白穴进行治疗(对侧治疗)。白带可以选取女福穴;在用药方面,治疗清稀的白带,可以使用艾叶,芡实煮水喝;治疗黄稠的白带则需要使用芡实加土茯苓。

祛湿

针对祛湿的问题,刘老师向我们推荐了祛湿粥:芡实、莲子、山药(鲜山药切小块)、白扁豆、炒大米,五味组合煮粥喝,坚持3~5个月,祛湿减肥效果明显。其中的芡实、莲子和白扁豆需要到超市购买,不要去药店买,因为药店里卖的都是陈的。刘老师特别指出,白扁豆还可以养护脾胃,加在方子里可以避免其他药物对于脾胃的伤害。

巧治脱发

脱发的问题主要由熬夜引起,原因是子时不睡觉,胆经当令,少阳相火生发的时辰,扰动相火往上跑,风,热毒,湿气,往头脸上跑。肾之华在发,头发是肾的光华,水往下走才可以呈现出光泽,身体中的水往上走,头发出油,导致脱发。40g以上的茯苓这一味药,加20g芡实和5g黄连,治疗一周就可以减少头皮出油,脉象是左寸脉大,滑。还可以每日坚持喝黑豆豆浆或者生吞7粒小黑豆。当然,治本之策还是不要熬夜,降少阳相火。另外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脱发:头发不怎么出油,长期缺觉,消耗心神,精血,用茯苓不管用,需要大补精血,制何首乌黑芝麻丸、黄精黑芝麻丸等。

冬天手脚冰凉

冬天手脚冰凉,可以使用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的大蜜丸类型,每日早饭后8点左右服用1~2丸,连续吃2~3个月。手脚冰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肾阳虚,一种是阳郁,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手脚冰凉,附子理中丸都可以使用,也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汤。对于手指头特别凉的患者,还需要加一味细辛以驱散四肢末端的寒气,也需要使用草杜仲、补骨脂等温补肾阳。

失眠与疲劳

失眠的治疗可以采用炒酸枣仁与制何首乌。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可以使用巴戟天泡水喝,但是不要晚上喝,会引起兴奋,影响睡眠,红参也有用。在必须要熬夜的时候,可以使用含有红参的生脉饮。对于熬夜出现的心慌,服用生脉饮也可以,但是一次要喝3瓶以上,不能太少。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青年女性多发性疾病,表现为容易疲劳,原因主要是肾阳虚。西药主要是优甲乐治疗,但无法根治。中医治疗通过巴戟天(可泡水喝)等药调肾阳,起左侧尺脉,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情绪抑郁的治疗可以采用小柴胡汤加生麦芽,疏肝理气。

情绪烦躁/急躁的治疗可以点按木穴,或者用耳穴压豆贴,按压5分钟。木穴也用来止鼻涕。

接着,刘老师又谈到了女性的生理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写道:“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但是现在女性大多不到35岁就变成了黄脸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熬夜。

《黄帝内经》也阐述了月经不来的原因,是“心气不得下通”,精神状态紧张,心理压力大,心神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临床上可以使用太子参、合欢皮,打开心脉,用心火暖宫。

刘老师也阐释了女性的一个生理特征:“气旺则血亏,血旺则气亏”。女性心肝火旺,血亏,往往月经量少,不耐疲劳,容易心慌,不柔和,脉象上表现为左脉大于右脉,尤其是寸关脉,左主生发,气旺。长期持续的后果就是耗亏肾阳,燥热又怕冷,卵巢早衰,血亏难以养胎。女性在哺乳期也有“乳来经不来,经来乳不来”的规律。从西医理论解释是泌乳素,催乳素偏高,生麦芽可以回奶,原因也在于它能降低泌乳素分泌,缓解乳腺结节。

讲座合影

编辑:吴新

审核:张琚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jbgs/5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