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可怕的不是癌变,是缺乏正确的认

医学指导:医院妇产科专家孙星砚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体检时,都被诊断出乳腺小叶增生。对此,很多女性都很担心会不会演变成乳腺癌呢?需要治疗吗?医院妇产科专家孙星砚为您解答。

乳腺小叶增生是什么?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生理性增生

经期前,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刺激乳房腺体内密布的雌激素受体,会使乳腺处于增生充血状态,会让女性感到胀痛,可以触摸到一个个结节,其实就是胀大的腺叶。当经期过后,激素水平下降,充血的乳腺组织会恢复原状。孙星砚表示:这其实是我们身体的正常生理性变化,并不会导致严重疾病,不必过于惊慌。

病理性增生

激素水平下降后,乳腺组织也该恢复原状,但如果在增生和复原过程中,一些乳腺小叶复原的不好,有一些顽固分子留了下来,维持增生的状态,造成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出现持续存在的结节与疼痛,特别是双乳外侧,增厚胀痛最为明显。以及因体内激素失调,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不均造成的乳房胀痛或者乳房弥漫性增厚,正常结构出现紊乱。都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孙星砚提醒:乳腺增生病理表现多样,包括囊肿、乳管扩张及乳头状增生、小叶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但要警惕非典型性增生和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增生会癌变吗?

从来源上说,乳腺增生与乳腺癌都是乳腺上皮细胞的过快增长。不过乳腺增生是良性的,可控的细胞堆积,而乳腺癌则是恶性的,不受控制的细胞快速生长,可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而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

临床上95%的乳腺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

只有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才有可能发展为乳腺癌,而不典型增生往往在乳腺内表现为可疑的肿物。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以及专业医生的手检,可以鉴别普通的小叶增生和这种癌前病变。

孙星砚表示:不是所有癌前病变最后都会发展成乳腺癌,我们不能把乳腺小叶增生等同于癌前病变。绝大多数乳腺增生并不会进展为乳腺癌,而乳腺细胞癌变的过程也不必然会经过乳腺增生这个阶段。

乳腺增生需要治疗吗?

单纯性乳腺增生:并不是病,不需要治疗。只有当乳房胀痛非常严重,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时,才需要加以短期的药物干预。但是如果触及逐渐增大的肿物或者出现浆液性、血性溢液等病理性表现的时候,医院就诊。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除非是增生的团块不能除外恶变的时候。

乳腺囊性增生:如果囊肿较小,症状较轻无需手术治疗者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如果囊肿很大、有压迫症状等,或彩超提示囊壁局部变厚、有丰富血供、或囊内有附壁肿瘤等,或患者担心癌变等导致精神压力很大,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的特点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一侧或两侧乳房,在月经前一周开始,随后逐日加重,月经来潮后慢慢缓解,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多数为多发性,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也有少数挤压乳头可见有血性溢液或乳白色液体溢出,或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情绪波动:患者可伴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等情绪变化后会加重。

(5)月经失调:部分患者可伴有月经不规则,量少或色淡等。

如何进行乳腺检查?

虽然大多数的乳腺增生不会发生癌变,但定期的自检和乳腺检查仍是必要的。

1、40岁以下女性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40岁以上每年一次超声+钼靶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3、当检查发现乳腺增生时,医院诊查,确定不是恶性增生。

4、在临床检查时为了避免激素的干扰,乳腺检查检查时间建议在月经干净后5-10天,此时乳房的周期性肿胀得以消退而更容易发现病灶。

高危女性,需提高警惕

1.月经后乳房仍持续胀痛,增厚的乳腺组织或肿块月经后不消失及时就诊于专科医生。

2.乳腺非典型增生如果B超及钼靶均提示肿块不除外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病理报告:细胞异型性。

3.有乳腺癌家族史更要加倍留心。

4.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未生育,未哺乳的女性需提高警惕。

乳腺增生的原因

导致乳腺增生的因素很多,内分泌失调是乳腺增生发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月经不调,使用紧急避孕药、促排卵药或一些雌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发生乳腺增生。

1、忧虑过度、暴躁等不良的情绪都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异常,从而导致乳腺增生。

2、生闷气、发脾气,一些小事也可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生率也比一般人高。另外,对于乳腺增生的担忧反而会加重症状。

3、还有心理问题、不良饮食(高油高脂)、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缺乏运动、慢性病(高血压、高血糖病)等原因。

只要这些“不好的原因”有一个存在,乳腺增生的治疗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如何预防和改善乳腺疾病

1.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是防御乳腺增生最好的武器。

2.成年女性都应定期进行乳腺普查。

3.避免人工流产,因为人工流产是强行中断怀孕,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剧烈变化,病理性乳腺增生的发生概率就会增高。

4.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平时应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少熬夜;适当进行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

5.哺乳时间要充分。女性产后不哺乳或哺乳时间过短,会造成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疾病的概率升高。

6.避免使用激素药物和美容产品。

7.最好不要戴过紧或是有挤压隆胸效果的胸罩,这会影响乳房的新陈代谢和淋巴回流,导致乳腺增生。

8.少吃高能量的补品及食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要自行服用蜂胶、蜂王浆、花粉及一些含激素的口服液,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要借助这些补品来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现状。

其他常见乳腺疾病

第一类非增生性病变:乳痛症、腺病、囊肿和轻度导管增生等;

最典型的就是乳腺囊肿,这类病变不会引起乳腺癌风险升高。另外,最常见的良性病变或者说改变——纤维囊性变有70%也属于非增殖性病变,而纤维囊性变最容易被诊断为“乳腺增生”。

第二类增生性病变不伴非典型增生:寻常型导管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单纯性纤维腺瘤等;

其相对风险有轻微升高,但绝对风险仍然是很低的,通常无需过度紧张。在筛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乳腺病变的表现,做出分级的判断,以分级来指导后续的监测或活检。可按普通妇女进行定期随访即可,药物预防治疗也并无必要。

第三类非典型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小叶增生。

轻度增加风险,乳腺癌的相对风险为3.9-13倍,但整体上有80%的情况不会变成恶性肿瘤,出现该类类情况需要和医生商量是积极监测、服药降低乳腺癌风险,或者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并不可怕,它和乳腺癌没有必然的关系,70%-80%的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都会出现乳腺增生,所以没有必要为此过度焦虑。

孙星砚建议:除了每年定期乳腺检查,女性要学会在家自检,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曾任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副院长、技术顾问,中华医学会扬州分会理事、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医院评估员、扬州市母婴保健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扬州大学副教授等职。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数篇,曾获国家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江苏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江苏省“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五十余年,在诊治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症、不孕不育、高危妊娠的诊断和处理、更年期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jbgs/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