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说
年底了,很多单位都组织了职工体检,这段日子以来,小编收到了好些闺蜜的“亲,我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怎么办?会得乳腺癌吗?”“亲,体检说我乳房有个什么结节,建议到专科进一步检查,吓死我了,我该怎么办?”
可怜到小编,医院里的专家们打交道,可毕竟不是医生,这些问题叫我怎么回答好?然而,闺蜜们的信任是不能辜负的,带着她们的焦虑和疑问,小编找到专家好好地请教了一番。
那么,女性朋友们该如何看待乳腺体检报告呢?
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赵俐表示,乳腺体检报告结果的结果一定要重视,“因为即使是乳腺增生,其分级不同,所预示的乳腺癌风险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与其自己胡乱猜测或者去问‘度娘’,还不如带上你的体检报告,医院挂个乳腺专科号,给医生看看。”
“自摸”不完全靠谱乳腺检查首选B超和钼钯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五花八门的年终体检项目里,乳腺检查越来越成为女性重视的一项。然而面对乳腺检查报告里各种专业词汇,比如“结节”、“囊肿”、“BI-RADS”等等,不少女性看得半知半解,有的无比焦虑,有的则实施鸵鸟政策,置之不理。
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赵俐介绍说,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些女性伴有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都可统称为增生病。
“现在国内外影像学越来越发达,乳腺检查的手段更加丰富且精确,早已经告别了‘摸’的时代。在国外,许多乳腺专家跳过了‘触诊’环节,直接让有症状的患者先做检查,得出报告后再预约医生就诊。”赵俐表示,患者“自摸”乳房来自检是及早发现乳腺异常的方式之一,但不够精确,因为大多数中国女性为致密型乳腺,一些直径微小的病灶无法通过“摸”来判别。
目前在国内,乳腺B超是最为普及和常规的乳腺检查手段,尤其适合乳房较小且密度高的中国女性。而国外多采取钼钯检测,国内则一般建议40岁以上女性再选择钼钯手段。对于一些微小的瘤或结节,还可以借助核磁共振来精确检测。
如何看懂乳腺体检报告?
50岁的张女士(化名)不久前拿到了自己的年终体检单,乳腺超声报告看得张女士一头雾水,“超声所见”中有“低回声”、“边界清”、“高密度影”等几个关键词,“超声诊断”为“左乳腺实性结节BI-RADS4A级。请结合临床,建议进一步检查”。
不少女性面临着和张女士一样的烦恼:怎么样看懂体检报告,既不过度紧张、又不会耽误病情呢?赵俐表示,“超声所见”里的表述比较专业,女性朋友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最直接快速的方式是看“超声诊断”里的“BI-RADS”分级和建议。
“BI-RADS”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它指的是乳腺影响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以分级体系更专业和规范地评估女性乳腺情况,分为6个级别外加“0级”,可应用于X光、超声、钼钯、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结果。
赵俐介绍到,医院和一些乳腺医院,在乳腺检查报告中都会列出明确的“BI-RADS”分级。普通的常规体检报告可能不会有分级,但会在结论中给予“是否应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BI-RADS4级”及以上恶变风险高
那么,“BI-RADS”分级应该怎么看?赵俐指出,BI-RADS0级通常指的是当前的检查无法下定论,需结合其他检查再评估,比如一些临床有体征、超声检查无征象者会出现这种情况。
1级和2级是俗称的“相对安全”的级别,1级通常未见异常,2级一般为良性病变,这两个级别的女性只需要观察即可,1级做好每年的常规体检,2级可定期随访,六个月到一年复检一次。3级的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短期内随访,可根据医嘱服用中成药、内分泌药物等帮助治疗。
赵俐提醒,如果检查结论达到了“BI-RADS4级”或以上,就要怀疑可能有恶性病变了。“4级”是一个特殊的级别,根据恶变的可能性分为4A、4B、4C三个子级别。4A级恶变概率较低,通常在10%-20%;4B恶变概率为中度,一般在45%左右;4C级恶变概率较高,可达90%,但不能完全肯定且不如5级典型。4级患者可以有手术指征,但需结合是否有家族史、手术风险大小来判断是否可行。
如果检查结论为“BI-RADS5级”,根据影像学可诊断为高度可疑,恶性概率在95%以上,基本可以明确治疗。结论6级一般是通过穿刺活检,已从病理学证实并诊断为恶性病变,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较头痛的是一些病人的病灶非常小,直径小于1cm,而且检查发现不止一处,这种病例症状比较严重。过去有说法认为,单发的乳腺结节恶变比较高,但没有临床数据显示多发恶变的几率小于单发。此外,过去大部分人认为乳腺囊肿不会恶变,但现在发现也有恶性病例,比如一些恶变的混合型囊肿。”
但同时赵俐表示,大多数前来寻医求治的病人都是1-3级,无需过于紧张焦虑。“普通常规体检结论中的‘乳腺增生’,并不能判断是恶性还是良性,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检查。”
对付乳腺增生
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情绪调节很重要
暂时没有恶变风险的乳腺增生是否需要治疗?赵俐认为,对于3级及3级以下、有一定症状的乳腺增生患者,因为导致症状(如疼痛、睡眠质量差等)的因素不明确,可尝试一下药物治疗,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确,“对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治疗效用,也有个别病患治疗效果明显,甚至级别有所下降。”
赵俐提醒,情绪的调整对乳腺增生也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注意作息,避免熬夜,多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等。当然了,生育和哺乳则是医学界公认的能改善乳腺增生和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方法。”
患乳腺癌的因素有这些
赵俐谈到,除了定期乳腺体检外,女性应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特别是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和积极锻炼,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除此之外,一些危险因素也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
1
家族遗传
直系亲属有乳腺癌史的要格外警惕,母亲患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的概率高。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
2
饮食习惯
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3
肥胖、缺乏锻炼
过度肥胖的女性,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内分泌失调问题,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并且治疗上存在高风险;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
4
婚育因素
哺乳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30%,有助于疏通乳腺管。初产年龄越大(如超过30岁),乳腺癌发病率越高。无生育、独身母亲乳腺癌风险增加。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患乳腺癌的概率较高。
5
消极情绪
长期受不良情绪刺激,易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乳腺癌。病情确认恶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更有助于治疗。
6
放射线或致癌源
例如经常过度暴露于X光透视、射线和辐射。
文/记者黎蘅、李津通讯员魏星、黄月星
编辑/何家
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年“健康福袋”来啦!首批“健康好礼”抢先睇
福袋1号
杨冬梓团队免费帮您测绝经时间
颜值和才华兼备的健康有约君祝你新年快乐想看我们的庐山真面目?
想看谁是年元旦宝宝吗?来,跟着我们的直播镜头一起去追!老人如何安然过冬?要防好这五种病
容易出轨的医患关系跟心理医生谈恋爱很危险
强迫症=完美主义?是病,得治!
这种药材被称为“救命仙草”,真的那么神?
辟个谣
中美儿童白血病治疗水平相差50年?对白血病的常见误解还有这些……
家有吸烟的人请注意,大约85-90%的肺癌病例都是吸烟导致的
天了噜
这项常见运动居然能使人瘫痪,这五类人最好别做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吃货营养课堂
素食
食品安全
汤谱
粥
补钙
补血
养生
秋燥
膏方
药膳
八段锦
天炙
药材
拔火罐
食疗
体质
腰椎管狭窄
颈椎病
骨质疏松
脱臼
食肉菌
超级细菌
淋巴瘤
口腔溃疡
伤口护理
常用药
产检
体检
医保
感冒
近视
胃炎
中风
痛风
白血病
戒烟
血压高
胃癌
肠癌
打嗝
肿瘤
乳腺癌
产检
二孩
坐月
多囊卵巢
母乳
不孕
男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宫颈癌疫苗
瑜伽
马拉松
更年期
老年痴呆
求医指引
名医大讲堂
脱发
备孕
急救
[近期热点活动]感动瞬间
最美笑容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