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客浅析丨以毒攻毒溶瘤病毒,肿瘤免疫新希

北京皮肤病医院简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15677.html

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OV)是一类能选择性感染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病毒,具有特异性复制能力,并能激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经过基因修饰/改造的溶瘤病毒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很大进展,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方向。

溶瘤病毒发展史(图片来源:参考出处1)

与其他肿瘤免疫疗法相比,溶瘤病毒的优势明显:

作用于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广谱抗癌;

安全可靠,副作用较小

点击查看大图

01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大放异彩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溶瘤病毒单独给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目前更多的采用与其他抗癌药物组合疗法的形式进行给药,特别是联合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和过继性T细胞疗法(CAR-T/CAR-NK)等等。

年9月,Cell发表了PD-1抗体Keytruda与溶瘤病毒疗法Imlygic(T-vec)联合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一项重磅临床数据。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应答率提升至62%,远远高于单独使用Keytruda或T-vec治疗的预期缓解率(通常约为35%-40%)。

年10月,全球生物制药巨头安进公布了一项溶瘤病毒Imlygic(T-vec)联合检查点抑制剂CTLA-4抗体治疗黑色素瘤的最新临床数据。结果表明,联合疗法使患者的总体反应率比CTLA-4抗体Yervoy(Ipilimumab)单药治疗翻了一番。

年1月,滨会生物开展其自主研发的“重组人GM-CSF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Vero细胞)”与PD-1和PD-L1单抗联用的临床试验:联合LP注射液(PD-L1单抗,厚德奥科),拟用于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后、便于瘤内注射的晚期实体瘤(如乳腺癌、黑色素瘤、头颈癌、软组织肉瘤等);联合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如乳腺癌、黑色素瘤、头颈癌、软组织肉瘤、肝癌或肝转移瘤等)的治疗。

年4月,Cell子刊MolecularTherapy:Oncoly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CAR-T细胞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实体瘤的研究性论文,描述了一种利用溶瘤病毒选择性地递送表面抗原到实体肿瘤的方法,增强了同源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强调了工程化设计肿瘤在促进过继细胞达到有效治疗中的潜力。

年6月,加拿大OncolyticsBiotech与德国默克(MerckKGaA)及辉瑞(Pfizer)合作开展,评估Pelareorep联合紫杉醇及抗PD-1疗法Avelumab(BAVENCIO?)在治疗HR+/HER2-内分泌疗法难治型转移性乳腺癌中的抗肿瘤效果的二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目前为止,Pelareorep已分别协同四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Bavencio、Keytruda、Opdivo和Tecentriq)进行测试。阿诺医药拥有国内开发权益。

02我国众多企业强势布局

早在年和年,CFDA就批准了两款溶瘤病毒产品上市,分别是赛百诺的今又生和三维生物的安柯瑞(H)。但这两款产品是国内溶瘤病毒的“早产儿”。由于当时国内临床试验标准不完善、审批政策较为宽松以及产品专利之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早早上市的两款产品临床疗效至今还未得到国际认可。

因而,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获得上市认可的产品只有一款年FDA批准的Amgen(安进)公司的T-vec(Imlygic,I型单纯疱疹病毒),用于黑色素瘤患者的局部治疗,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治疗药物。因此,国内外众多制药企业纷纷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大量投资等方式来布局于这一极具市场潜力的领域。

其中,恒瑞医药、天士力、阿诺医药、李氏大药厂等通过引进国外药企的产品快速布局溶瘤病毒之一市场:

李氏大药厂于年获得Jennerex的Pexa-Vec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针对肝癌和其他癌种的独占许可,同时参与全球性临床试验的实施。年8月5日李氏大药厂发布公告,集团的业务合作伙伴Sillajen,Inc.宣布PHOCUS研究(针对晚期肝癌的溶瘤性免疫治疗Pexa-Vec的第三期临床试验)的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IDMC)已经评估此项研究的正式预先计划无效分析的结果,并建议停止该试验。本来,Pexa-Vec预计年获批上市,有望抢先占领肝癌一线治疗患者这个庞大的市场。

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与日本OncolysBioPharma公司达成协议,有偿获得Oncolys研发的溶瘤腺病毒产品TelomelysinTM(OBP-)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交易金额为为1.02亿美元。但今年6月,恒瑞发布公告称已与日本Oncolys公司签署了终止协议。

年,阿诺医药通过一项区域授权从Oncolytics获得了Pelareorep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独家开发及销售权利。目前,阿诺医药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3期临床试验批件,正在启动Pelareorep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开放、随机、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年,天士力以万美元股票置换法国Transgene公司的股权,获得T和T两种药物。其中T是表达自杀基因FCU1的痘苗病毒,可在局部产生5-Fu,类似于化疗与溶瘤病毒疗法的融合。

今年5月11日,天士力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与TakaraBioInc.签署许可协议,引进一款针对治疗胰腺癌及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产品(简称“C-REV”)。C-REV为Takara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该药治疗胰腺癌的日本Ⅰ期临床的中期数据已发布,治疗黑色素瘤的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根据协议约定,天士力生物拥有其在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排他性的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权益。

自主研发企业中,上海三维生物已经有药物获批上市,而在临床试验中进展较快的是深圳市天达康基因工程,目前处于Ⅲ期临床,适应症为市场空间较庞大的肝癌。

在早期的产品中,复诺健拥有全球首创的TTDR溶瘤病毒骨架平台,首创第三代溶瘤病毒,解决了溶瘤病毒活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未来有望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在技术层面领先于我国其他自主研发企业。

亦诺微对NV(对减毒的单纯疱疹病毒做系列基因改造)升级优化,拥有“用于癌症治疗的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oHSV)专性载体及其构建体的构建”发明专利。同时,T1已经获批进入临床。

而滨会生物则是我国率先开展溶瘤病毒联合疗法的企业,在联合疗法领域上走在前列。

我国部分溶瘤病毒项目临床试验进展情况

03小结

溶瘤病毒种类多、调控手段多样,可以作为载体表达不同功能的外源基因,在肿瘤治疗领域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我国虽然布局溶瘤病毒较早,年安柯瑞在我国获批上市,领先美国10年,但由于当时我国自主创新研发意识不强、研发资金不足,溶瘤病毒的研发逐渐沉寂,落后于欧美国家。

现在,随着国民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及国家大力支持,众多公司布局了溶瘤病毒领域,还想了解更多溶瘤病毒的内容吗?年8月22-23日,医麦客将在上海举办溶瘤病毒药物开发论坛(OncolyticVirusDrugDevelopmentForum)。大会将围绕肿瘤治疗前沿技术及溶瘤病毒产品法规解读、溶瘤病毒产业转化、溶瘤病毒项目经验分享,以及新型溶瘤病毒的发展及资本支持四个主题,专项技术深耕挖掘,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度技术交流及成功经验分享。干货满满,赶快参与进来吧~~

参考出处:1.威斯腾生物:溶瘤病毒概述与产业发展分析2.广证恒生: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峰客浅析》往期报道企业荣昌生物(上)(下)丨康希诺生物丨复星医药丨艾棣维欣丨亘喜生物丨创胜集团丨南京传奇丨百济神州丨药明巨诺丨滨会生物丨淂晖医药丨君实生物丨复宏汉霖丨康方生物丨多禧生物丨天广实丨卡替生物丨索元生物丨瑞博生物丨荃信生物丨迈威生物丨复诺健生物丨再鼎医药丨和铂医药丨祐和医药丨天演药业丨君赛生物丨齐鲁制药丨奥赛康丨康宁杰瑞丨百奥泰丨永泰生物《峰客访谈》往期报道企业

宜明细胞

博雅控股

邦耀生物

赛默飞

GE医疗

博雅辑因

岸迈生物

科医联创

金斯瑞

普瑞金

恒润达生

医院

赛诺生

复星凯特

澳斯康

亦诺微

昭衍生物

中盛溯源

贝赛尔特

斯微生物

科济生物

颐昂生物

恒润达生

复宏汉霖

默克生命科学

科望医药

和元上海

和铂医药

苏桥生物

非同生物

艺妙神州

尚健生物

翰思生物

华大吉诺因

西比曼

AppliedStemCell

华龛生物

方恩医药

天士力创世杰

马璟博士

Clindata

霍德生物

艾尔普

精诚医药

三启生物

睿健医药

燃石医学

生基医药

南京生命健康科技大会

健顺生物

甫康健康科技

医院

亿腾景昂丨辉大基因丨艾赛、诺康得丨T-cure

联宁生物

康众生物丨安健丨成都美杰赛尔丨爱康得

北恒生物

华夏英泰丨吉凯医药丨怀越生物丨苏桥生物丨爱思迈丨珀金埃尔默丨泰格医药丨亘喜生物丨杏联药业丨Tavotek

戳“阅读原文”注册报名溶瘤病毒药物开发论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lcjc/7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