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四人民院泌尿、乳腺外科是市内最早成立的乳腺专科,是集医疗、保健、教学于一体的现代乳腺专科,开放床位48张,科室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队及亚专科设置,乳腺专业现已发展成由乳腺普查、筛查、肿瘤、整形、保健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已开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保乳乳癌根治术、纳米碳引导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头凹陷的乳头成形术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疗效,并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一院乳腺科形成帮扶联体,完善了乳腺疾病的远程会诊、治疗等服务链。
科室
科室目前开展的项目:
l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
l乳腺癌改良、保乳根治术及保留乳头的乳癌根治术
l纳米碳引导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l超声引导下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术
l乳腺增生症及急性炎症的中西医治疗
l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
l男性乳腺:男性乳腺癌、乳房发育、乳房肥大、乳房不对称等
l副乳腺整形、生育后妇女乳头凹陷乳头成型等
l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
l乳腺保健及咨询
医院王应全讲座:乳腺包块该怎么办?
乳腺组织增生即妇女的乳房上皮增生及基质增生,故又称“乳腺腺病”。有人统计40岁的妇女,作乳腺组织学检查有95%上皮增生,因此本病极为常见。本病的病理变化呈多样化,故名称繁多,但最常见的为小叶和导管的增生及囊性扩张,故又称“乳腺小叶增生”及“囊性乳腺病”。由于本病特征是疼痛,特别是小叶增生症疼痛显著,故又称“乳疼症”或“疼痛性乳房”。目前统称“乳腺小叶增生”。
本病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病变,多见于中年妇女。大多数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月经期前后加重,2-3年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触诊时肿块常呈结节状,边界不清,质中等,与皮肤和基层不粘连。四周的乳腺组织多呈结节状,月经期时更明显。若形成囊肿,则边界清楚,但临床多不能触及囊肿。
对乳腺增生症无需手术治疗,疼痛症状明显时可用中草药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如逍遥散加减,也可服用甲基睾丸素,使乳腺组织逐渐软化。也可采用红光、短波等治疗。
多囊性乳腺病,在乳腺可扪及到的单一或多发的圆形较硬的囊肿或有乳头溢液者,因10-20%有癌变可能,对年龄大的妇女,特别是肿块中密度不均者均应考虑活检。
乳腺癌绝大多数乳腺癌是病人在无意中自行检查时发现的,肿块大多数为单发、无痛,边界不清,表面不平,质地硬,发展迅速。肿块多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64%),其次为内上象限(15%)、中央部(10%)、外下象限(8%)及内下象限(3%)。当肿瘤侵犯皮下累及乳房悬韧带时,可导致韧带缩短,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区,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糙、增厚及水肿,毛囊处即形成许多点状小孔使皮肤呈“橘皮样”外观。
约30%乳腺癌患者有钝痛。乳腺癌并发乳头溢液并非罕见,但以溢液为初发症状者甚少,乳头溢液可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癌肿位于乳头下或其附近,早期即可造成乳头回缩。大多数乳腺癌较早地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起初可能触及到一个活几个散在淋巴结,可以推动,病程继续发展,淋巴结相互粘连成块时,就不易推动。通过腋窝淋巴结,可再转移到锁骨下和锁骨上淋巴结。约1%乳腺癌表现为乳头周围湿疹洋斑块(称乳头派杰氏病),约5%乳腺癌表现为急性炎症(称炎性乳癌),其炎性症状与急性乳腺炎相似,但肿块不清晰,没有发热及波动感,而又有早期腋窝淋巴结肿大,凡不在哺乳期起病的就要进行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应以早期手术为主,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根治术、保乳乳癌根治术等,并辅以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其中良性疾患多见,但乳腺癌亦不少见。目前临床遇到的乳癌,以中晚期居多,这主要是患者缺乏医学常识,没有及时就医的缘故。因此,广泛的卫生宣传工作及生活中学会自我检查至关重要。
自查的具体方法:
看: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两侧乳房,包括乳房大小、形态、皮肤及颜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抬高、回流或流出一些液体等。
触:手掌展开,手指并拢,用手指指腹触摸乳房,沿一定顺序,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和腋窝部位。
挤:挤乳头,看有无液体流出、流出的液体量和颜色。
如在自我检查乳房时发现有肿块,不论肿块大小,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并行进一步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