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出现体虚畏寒,这种情况多数中医认为有阳虚的患者,会出现体虚畏寒。如果是肾阳虚会出现面色恍白、周身怕冷、体虚畏寒这种情况,严重会出现腰膝酸软,出现自汗盗汗情况,需要请中医辨证,然后根据情况积极治疗,医院找中医大夫,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舌苔和脉相,根据情况来辨证。如果是肾阳虚引起,可以吃滋补肾阳、温肾壮阳、填补肾精的药进行治疗。
再有身体虚弱也不能排除气血亏虚引起,如果出现有气血亏虚的患者,也会出现患者周身乏力、面色恍白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是找中医大夫去辨证治疗会比较好。虽然中药的疗效比较慢,但是对于女性的一些妇科疾病效果还是很好的。应忌食油腻辛辣等具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宜抽烟喝酒。另外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等。
胃寒医案一则:
患者女,26岁,初诊诉畏寒怕冷2年余,近三月加重。病史:2年前因涉雨感寒发烧服退烧药缓解后便觉周身怕冷,曾于多方求治,疗效不佳。诊见:畏寒、怕冷,汗出后为甚,伴四肢痠软无力,身困体倦,反复感冒,头晕目眩,纳差,寐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患病因外感风寒服退烧药汗出过多而伤阳耗阴,阳气受损,卫阳失于温煦,加之调护不当,致卫阳亏虚而营卫失调,发为畏寒、怕冷。卫表虚不固,故而汗出,阳气随着津液外泄,因而汗出后畏寒为甚。汗多致阴津亏损,阴伤失于濡润则四肢痠软,身困体倦。阳气亏虚,不能蒸腾精津上达,上部头窍失于濡养,故见头晕目眩。卫阳亏虚,致机体易感外邪,故见反复感冒。反复外感,损及脾胃,运化失职,故见纳差。
中医诊断:为营卫不和,阳气亏虚之证。治法: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日一剂,一剂分为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二诊,诉服药后畏寒稍缓,汗出减少,仍有身困疲乏,纳差,舌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加减续服七剂代煎服。三诊,诉服药后畏寒症状较前大为减轻,余症皆有缓解,偶有口干,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脉沉。予前方加减再服十四剂后畏寒基本消失,知饥思食,感冒未作,余症皆缓,继续守方加减调治2周诸症悉除。
姜瑞雪教授简介: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知名妇科专家,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诊疗30余年,经验丰富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理事,张仲景传统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
姜瑞雪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临床和科研工作30年,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中医专著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年来,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药内调配合针灸、耳穴按压等外治方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卵巢囊肿、月经不调、更年期等妇科疑难杂症方面经验非常丰富,效果卓著。
擅长诊治:
1、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子宫肌瘤。
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糜烂、HPV感染。
3、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面部黄褐斑、痤疮等皮肤病症以及内科常见病、孕前调理等。》》》点击移动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