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看懂乳腺超声报告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637854.html
随着乳腺增生、乳腺肿块、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但许多女性患者拿到彩超医生发出的乳腺彩超报告单的时候,往往对上面写满的各种专业术语感到一头雾水,找医生解释了也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办?那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读懂乳腺超声报告。

一张合格的乳腺彩超报告,分为两部分,包括超声所见和超声提示。

第一部分:超声所见

首先,在“超声所见”中,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获取。因为是“看图说话”,超声医生所看到的超声图像是什么,就记录什么,所以描述的内容是相对客观的。

1.方位

就是肿块位于乳房的哪个方向。较为常用的是“钟表”法,就是乳腺的肿块的位置对应于时钟的位置。例如,12点对应的是上方,6点对应的是下方,左乳2点指的是左乳外上方向,而右乳2点则指的是右乳内上方向。以此类推。

2.大小

在乳腺超声报告中,对结节大小的测量通常包括三个径线,即“长*宽*高”,意思是取结节“长、宽、高”三个径线中的最大值,而不是三者的乘积。

3.回声

乳腺超声报告中的一个常用名词是回声,根据超声图像中不同灰阶将回声信号分为四种回声。不同的回声类型有不同的意义:

(1)强回声:代表乳腺组织内有钙化灶。

彩超一般只能发现粗大钙化灶以及一部分微小钙化灶,而部分微小钙化灶彩超有时很难探查到。这时,配合钼靶检查可以检出微小钙化灶。一些患者看到“钙化灶”,就会特别紧张。其实,钙化灶也有良恶性之分。

良性钙化灶有类似于结石的纤维腺瘤伴坚硬粗大钙化,有乳汁淤积残留的钙盐沉积,也有乳腺炎症的渗出物及坏死物质等等。

恶性钙化灶,大多是微小钙化灶。

(2)低回声结节:最常见,代表乳腺的实质结节,医生会根据具体超声表现作出BI-RADS分级。

(3)无回声结节:代表乳腺的囊性结节,即囊肿,可以理解呈乳房内长了个“水泡”。这在乳腺囊性增生病里较为常见。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而多数的囊肿是良性的。

(4)混合回声结节:在超声成像中含有上述两种以上回声的一种结节,比如无回声内伴有低回声,意味着囊性结节内有实质结节了,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是需要进行临床干预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癌变率。具体还是需要超声医生根据实际超声表现判断结节BI-RADS分级。

4.边界与形态

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包膜;形态规则,圆形或椭圆形。

恶性肿块一般边界毛糙,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呈蟹足状。

5.血流

乳腺彩超并不是指图像是彩色的,通俗的说是成像中能够显示肿块的血流信号。

良性肿块一般未见明显彩色血流,或者少量点状或条状血流。

恶性肿块一般血流信号丰富,有时呈树枝状,血流阻力指数RI0.65。

但是看到血流信号丰富别以为一定就是恶性肿块,有些良性肿块血流信号也会丰富,还要医生根据其他超声表现综合评估。

第二部分:超声提示

相对于较客观的“超声所见”,“超声提示”就是超声科医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上述超声所见所作出的初步诊断。

这时很多人就会注意到在乳腺超声提示里频繁出现的一串字母:BI-RADS分级。BI-RADS分级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钼靶摄影、彩超、核磁共振等,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看懂了这个,你也就大概了解了自己乳腺疾病的严重程度。BI-RADS分级可分为6级。

?0级: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出判断。

?1级:未见异常,建议每年一次体检。

?2级:几乎不可能为恶性,常见于乳腺单纯性囊肿,随访两年没有变化的纤维腺瘤等,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3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的风险≤2%,可能是良性病变,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6个月一次)。

?4级:恶性风险3-94%,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

?5级:高度怀疑恶性,恶性风险≥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6级:获得病理确诊的乳腺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jiankexue.net/zlff/5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