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约2-3%的速度增长,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癌症杀手”。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乳腺疾病也愈加高发,而9成女性患有乳腺炎。
01
乳腺增生,就是癌前病变?
现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可高达80%左右,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少人问:乳腺增生,就是癌前病变吗?不一定。
1、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
乳腺增生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由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不平衡等引起。特别是雌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孕激素相对减少时,会造成乳腺腺叶增厚、导管扩张等结构异常的现象,被称为“乳腺增生”。
2、简单判断严重程度
很多女性在经前期都会出现乳腺疼痛。轻度疼痛,可能表示乳腺轻度增生;疼得不敢用手触摸乳腺,但又忍得住,可能预示中度乳腺增生;疼痛难忍,甚至疼得睡不着觉,可能预示重度增生。
3、乳腺增生,究竟会不会癌变?
面对乳腺增生,不少女性都有两个极端,一是放任不管,二是过于担忧,两者都不可取。一般而言:大多数乳腺增生都不会癌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乳腺增生都没有癌变风险。
02
每26秒就有一人患乳腺癌
数据显示,全球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我国数据显示,年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约为27.89万,死亡约6.6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相关。若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就会增强或延长,继而诱发细胞恶性病变。乳腺癌高发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家族遗传
乳腺癌有遗传倾向,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1.5~3倍。
2、月经变化
全球女性都面临初潮提前、绝经延迟的问题。初潮年龄越早、绝经年龄越晚,患乳腺癌风险越高。
相比20年前,中国女性初潮年龄从原来的十四五岁提早到十一二岁,停经年龄却从40多岁推迟到50多岁,无形中使乳腺细胞暴露在更长时间的雌激素刺激下。
3、晚婚晚育
女性生育延迟、怀孕次数减少、长期吃避孕药的现象如今很普遍。乳腺健康离不开激素的平衡,女性在一生中最好经历至少一次的分娩和哺乳,不生育是对乳房的无形伤害,增加患癌风险。
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黄体酮和乳腺癌有关,不建议长期吃。
4、精神压力
压力会影响激素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时间长了可能导致内分泌、月经失调,从而诱发乳腺疾病。如不加以干预,有诱发乳腺癌的可能。
▼
医院斥资近万元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新型号1.5T光纤超导磁共振设备。现已投入使用,并配备乳腺专用线圈,满足乳腺磁共振检查。
医院普外科现拥有先进水平的大型乳腺钼钯X光摄像及数字化定位穿刺活检系统、高频乳腺彩超、GE1.5T乳腺磁共振等检查设备,保障了病人的诊治需要。目前正在逐渐开展负压辅助微创旋切系统、低温冷冻活检系统。
MRI,或核磁共振成像,是应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进行详细的人体切面显像的一种影像技术。MRI不应用X射线,因此它不会涉及放射性暴露。乳腺MRI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
?1、对高危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的妇女,她们或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或存在基因异常)进行筛查
?2、对钼靶或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部位进行一步的检查
?3、对于那些体表可触及而钼靶和超声却无法显示的肿物,行MRI检查了解性质
?4、对致密型乳腺的年轻女性,评估病灶性质。年轻女性一般腺体较致密,这使得影像检查很难发现病灶。
?5、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医生不能触及乳腺肿物、钼靶及超声检查无肿物表现的病人来说,一般推荐进行乳房切除术,但若她们进行MRI检查,可能可以找到乳腺内肿瘤的原发部位,这可能会为她们带来保乳的机会。
?6、明确肿瘤病灶是局限于乳腺内某个区域或是“多中心性”涉及多个区域。病灶的这一特征会影响治疗,因为对于多灶性疾病要进行乳房切除术。MRI对于浸润性小叶癌特别有用,因浸润性小叶癌病灶常较弥散或表现为多中心性。
?7、在妇女一侧乳腺被诊断为乳腺癌后,对另一侧乳腺进行MRI检查,以发现任何乳腺癌的表现的征象。
?8、对硅胶植入的妇女进行MRI检查,MRI能发现硅胶是否有漏出,因为它能将硅胶与周围正常的乳腺组织及胸壁很好的区分开来。
?9、在乳腺癌保乳治疗之后,MRI对于检查疤痕组织十分有用,它可以发现术后肿瘤复发的征象。
更多关于“这些人要“特别”小心!如何预防乳腺疾病?”的了解,敬请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